调味品多元化、专业化发展趋势渐显。传统的调味品,除了酱油、醋等大宗产品之外,调味汁、酱、复合调味料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中式调味品、西式调味品共存共荣。调味品产品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也显露出来。此前在中国大陆境内,酱油只是叫做酱油,之后,绍兴调料,从广东、中国香港开始,调料OEM代工,开始叫做老抽、生抽,调料定制,后又发展为老抽、生抽、鲜味类酱油,还有各种功能性的酱油,如蒸鱼酱油、红烧酱油、凉拌酱油等,调味汁、调味粉也是同样,还有方便汤料,都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烹饪功能,或是特定菜式来做某种调味料。而消费者的品牌意识的提高,也使行业内的分工越来越专业。
目前,在香辛料调味品产业生产技术的关键在于如何将生产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比如胡椒粉采用'**低温萃取技术'(零下180℃)可以使加工成本降低50%,这个提法是否准确?我是有两方面考虑,一是这种技术是否可行。二是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为何?是否包含了新设备的投入。较近据中国香港的明报报道,经过英国科学家研究并经瑞典罗氏公司临床试验证实:中国的八角具有防ai及抗击禽流1感的作用,因其含有'克流1感'成分,可以用于治1疗较近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的'H5N1型禽流1感病毒'感1染。这个信息非常重要,有关科技单位应作进一步的专项。如果我香辛料调味品生产企业掌握了相关技术并开发出系列产品,可以用于鸡肉的各种烹饪过程。其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该事件充分反映了'技术如何与市场相结合'这一核心问题。目前我国已经有一些调味品企业一手搞科学研究,一手搞产品开发且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如安记公司利用复合调味品加工的保'鲜'技术开发出了适合于各种菜肴及汤料使用的'益鲜素';适合于炖制排骨的复合调味料'排骨王'在餐饮业市场上占用很大销量,这都是以技术进步促进调味品工业化、规模化生产与市场发展的例子。
调味品鉴别
1、调味品的感官鉴别要点 调味品的感官鉴别指标主要包括色泽,气味、滋味和外观形态等。其中气味和滋味在鉴别时 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 只要某种调味品在品质上稍有变化, 就可以通过其气味和滋味微妙地 表现出来,故在实施感官鉴别时,应该特别注意这两项指标的应用。其次,对于液态调味料 还应目测其色泽是否正常,更要注意酱、酱油、食醋等表面是否有白醭或已经生蛆,对于固 态调味品还应目测其外形或晶粒是否完整, 所有调味品均应在感官指标上掌握到不霉、 不臭、 不酸败、不板结、无异物、无杂质、无寄1生1虫的程度。
2、鉴别盐的质量 盐系指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用海盐、矿盐、井盐或湖盐等粗盐加工 而成的晶体状调味品。